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童话形式,讲述抑郁的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走出阴霾的过程。 书中介绍三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源于童年情感,父母自我状态是从长辈习得的价值观,成人自我状态则是理性行事。还提出人生坐标概念,不同态度影响生活与人际关系。 读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身行为模式,意识到童年经历和父母影响对我的束缚。在生活里,我尝试用书中方法,情绪低落时分析自我状态,理性解决问题; 与他人相处,秉持 “我好,你也好” 态度,改善人际关系。它是一本能引导我们关注内心、学会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的佳作,值得一读。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所著的一本心理学著作。这本书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抑郁的蛤蟆先生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引导下,探索自我内心世界,逐渐走出阴霾的故事。作者将复杂的心理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对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探索。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常常处于哪种自我状态,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受到了童年经历和父母影响的束缚。同时,书中关于人生坐标的阐述也让我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的幸福和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从 “我好,你也好” 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他人,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尝试运用书中所学的知识,当情绪低落时,分析自己处于哪种自我状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努力调整到成人自我状态,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与他人相处时,也更加注重保持 “我好,你也好” 的人生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改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